爱与奉献

发布时间:2014-07-07 11:19      点击量:1562
       被讲述者简介:
       茅庆平,男,1955年5月出生,静安区业余大学讲师,民进党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原任上海市教育局机关干部,但他淡薄名利,主动要求到教学单位担任教学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茅庆平老师十分钟爱教育事业,二十五年如一日,每个学期他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上,他是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他年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他是位把教育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的普通教师,是热衷于把书教好的园丁,是坚定地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红烛。他执著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努力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全身心地付出而不求回报。
       每个学期,他都要把备了十几二十遍的课重新备一遍,以期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需求,求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成人教育的对象,出勤率普遍比较低,很多学生缺勤远远超过三分之一的状况,他把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针对由于工学矛盾不能保证坚持来校上课和有些同学“人到心不到,纯粹来报个到”的情况,他采取了在平时成绩的评分中,降低出勤的分数比例,提高“学”与“练”的分数比重,以督促同学在平时的学习;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会主动为他们补课,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也本着“严格要求,热情帮助”的八字精神,为他们组织学习,甚至按照学生的时间需求来安排辅导而毫无怨言,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期终试卷命题中,尽量减少平时作业练习上的内容,增加平时课堂上的讲课内容,这就促使同学们要积极投入到课堂上的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中去。茅老师的检查也主要集中在“学”、“练”两个的重要环节上。他要求每位同学必须有一本笔记本,上课笔记平时每堂课后,不定期的抽查部分同学;期中测验后所有同学统一上交,全面检查。上课笔记不能是是复印的。他还要求每人备一本练习本。每次授课后,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学生。
       茅老师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地认认真真抓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他真正做到诲人不倦,不厌其烦,不计报酬,做到把教育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还记得09年,茅老师被检查出视网膜有脱落的危险,必须马上手术。带着对课堂的恋恋不舍,带着还未完成的教学任务,茅老师无奈进行了眼部手术。术后,茅老师一只眼睛用纱布包扎起来,另一只眼睛布满红色的血丝,不能长时间视物。当教学部的老师去看望茅老师的时候,茅老师第一件事情说的是他的课程进度和课程考试安排。看到部门负责人把所有的细节都记录清楚并且找好了代课教师,茅老师才稍许放心。这时候入学教育课题正在进行中,茅老师负责学生读书活动,承担为学生讲评励志美文的课题模块。课题负责人告知茅老师此课题进程可以暂缓,茅老师却立刻表示一切按照原计划执行。茅老师在生病不能长时间看东西的阶段,用口述的办法让自己的爱人帮忙打字,按时按量完成了课题资料整理工作,共搜编美文20篇,从长知识、明事理、知礼仪、强意志、富风韵角度来激发学生读书乐趣和展示读书的意义。
       新学期伊始,茅老师重新走上讲台。大家发现茅老师的桌子上多了一枚硕大的放大镜,看着茅老师手举放大镜看电脑屏幕、积极制作网上课堂教学内容、做网上题库,感受着茅老师对教学的投入,不禁为茅老师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感动,而茅老师手中的放大镜也折射出一位平凡的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