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乐学书画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3-06 16:51      点击量:103

响应国家“十四五”文化强国的号召,传承、发展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感受汉字书法、传统绘画的魅力,在静安区学促办的大力支持下第八期“乐学书画”公益课程圆满结束。在不平凡的2024年,我们不忘初心,集结沪上一批书画艺术爱好者,提供场地与平台,邀请最具权威的老师,予以专业的培训。


课程内容


*文房四宝及书画常识、中国书画简史。

*楷书基本点画、单字结体的练习,整体章法练习,作品创作。

*中国画的基本笔法、构图,山水、花鸟的基本技法。

*各种花卉的画法,作品创作。


主讲老师

祝成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紫云书社社长



时均夫:自由画家。上海市美术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李 坤: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紫云书社副社长



书法课堂回顾

课内




这里有已经学习过书法的高手,也有刚刚拿起笔的萌新,但不管你是否有基础,只要你愿意学习,老师们都将竭尽所能去教好每一个人。两位老师的授课方式回归传统,讲究笔法,在这里你可以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可以看到当代书法家突破旧时的创新作品。对于学员的作业以及课堂上给的建议,老师们会逐一解答,提出修改意见,力争帮助每一位学员。无论课上或是课下,只要学员有疑问,老师们都会耐心解答,最大程度的帮助学员取得进步。





课外




在上海房报传媒的支持下, 8月3日下午我们把课堂搬进了上海的福州路书城,在书城中庭举办了 “走进书城,静安书友汇公益书法课堂活动日”。尽管当天高温暴雨,但这份自然的“阻挠”并未能阻挡学员和书法爱好者们参加。






活动现场上海房报传媒邀请了非遗传承的老师给大家做了毛笔历史的介绍,我们的两位书法老师讲解了书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通过生动详实的示范讲解,参与者们不仅了解到书法的基本技法,还体会到了书法艺术的深邃与广阔。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圆满成功。


学员作品


通过16节课的学习,学员们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次的结业展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学员们用各自的努力与实力证明了这半年以来学习中国书画的成果。















国画课堂



绘画课的学习每周五晚上2小时学习。钧夫老师的国画课生动有趣,用色彩与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梅兰竹菊,给人以美的享受,老师们细致地教学得到了一致好评。
除了给学生进行基本的花鸟绘画技法训练外,时老师还适时让学员进行小品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员既学到了基本技法,又激发了创作灵感。使大家对国画的学习更有信心。




国画课除了在宣纸上作画,我们还画瓷、画布袋、画扇,让同学们领略国画的实用之美。








学员作品

经过四个月的学习相处,学员们对我们的老师和书画课程留下了深刻的感情,大家都非常不舍这次难忘的学习。学员纷纷表示学会了颜色配比、墨色浓浅变化等等,对我们的课程予以了很大的肯定。通过16节课的学习,学员们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次的结业展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后记

乐学书画公益课程能够走到第八期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学员们的支持与肯定,能够为广大在职白领提供学习书画的机会和平台,更好地去传播国粹,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中国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笔墨为魂,以文字为骨,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展现中华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精气神。2009年,中国书法(指传统软笔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时代以来,在教育领域,“美术与书法”正式成为一级学科,成为文化交流的一扇窗、一座桥,在创新中发展,在岁月中演化出万千气象,续写千年文脉的同时,也书写着新时代中国故事。期待我们的学员在书画道路上不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心情,养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