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主办,静安社区学院、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学校承办的2021年科普服务流动驿站科普讲座《“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在南熙文化发展中心开讲。
本次讲座邀请了昆曲名家倪泓、邱育华,带领居民共同领略昆曲大雅之美。玉笛声度,水磨昆腔。昆曲作为“百戏之母”,其历史可追溯到六百年前。两位老师介绍了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的悠久历史,并从音乐特点、伴奏乐器、曲牌、唱词、行当等方面给大家普及了昆曲的基本知识。
两位老师通过自己的丰富的演出经历和切身感悟,讲述了《牡丹亭》中杜丽娘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寻梦追爱的故事情节。老师们现场表演了戏中《皂罗袍》《好姐姐》等唱段,从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生动展示了昆曲表演在唱腔、身段、神情等方面独特的魅力,充分诠释了昆曲艺术的文学美、音乐美、身段美、意境美、情感美。
整场讲座中,老师们曼妙的身段动作、流丽悠远的唱腔,引得观众如痴如醉。一位学员说,“以前只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过昆曲,但从来没有亲身接触过。今天听了现场的讲解和表演,觉得昆曲非常美,充满古风,不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活动从昆曲入手,培养了学员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展现自我美的美学理念,通过提高对昆曲艺术的认知、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精神充实、心情愉悦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