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3-09-10 16:13      点击量:1155
      《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便引起轰动,这部以记录美食为主的大型纪录片是我国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纪录片。仅就第一季而言,短短的七集就浓缩了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地点,河川山色尽收眼底,既有躲藏于黑哟哟的泥土之下的,也有深寂于蔚蓝蓝的大海之中的,各色百味珍馐,在镜头语言中一一浮现自己的真身。说是“舌尖上的中国”,这大体是源于片中各位主要角色最后殊途同归地上了我们的餐桌,当然这有点戏说的成分。想必历经13个月走南闯北的摄制组以及对此纪录片观有同感的广大收视者均不会仅仅因为盘中之餐与舌尖之味而对其大加誉赞。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可以用久富盛名的“冰山理论”一词以概之。

      “冰山理论”的论述最广为人知的要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作家海明威的论述,前者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所以他把主要精力运用于对人的无意识的研究;后者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在写作时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则需通过文本的提示由读者自行想象补充。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我这里想说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与之同,其浮现于冰山上的只是“八分之一”的美食,而在冰山之下尚有“八分之七”的更为深邃的东西,我倾向称其为“指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食材或是人为种下或是野生生长,若是由各族劳动人民手工种下的,那便先有了这一遭——靠“指尖”,指尖的播撒,指尖的填土牙土、指尖的浇灌、指尖的除草除害虫,当“舌尖们”还“养在深闺无人识”之际,“指尖们”先有了不住的忙活。刻意为之也好,造物主馈赠也罢,即便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得见伯乐的唯一途径就是仰赖“指尖们”。松茸出土需指尖的拨土,指尖的力度控制小铁锹的幅度,浅一分则挖不到,深一份则毁了这块“和氏璧”,挖着了后需指尖的轻捏拔出。可“指尖们”不单单只做这些“粗活儿”,携其返家后,指尖要张罗着收拾、保存、加工与烹调,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短则数时,长则数月,你有听得“指尖们”的抱怨吗?这不仅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把“指尖上的中国”唤做冰山下的“八分之七”想必是不为过的罢。

       当然摄制组的“野心”更大,以镜头书写华夏大地的宏图不时跃然荧屏之前。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与土地是休戚相关的,正如《飘》中所述“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土地是给予我们生活一切的根源,年华、时光会逝去,但土地却一直在那儿,日复一日,为我们孕育一切,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动力。这部纪录片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多角度多侧面地通过中华美食展现中国人的生活及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更在于唤起了渐已远离乡土的城市人对泥土芬芳的欣赏与对那片生命发祥地的眷恋,让能看到这部纪录片的炎黄子孙记起自己的根在哪里,发自内心地感激那些不辞辛苦耕作于大地母亲之上的人儿们。